庆阳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同步跃升
记者近日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决胜收官‘十四五’ 争先进位话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时期,庆阳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挑大梁、作标杆”工作要求和“五地”建设目标,围绕“‘双轮’驱动、‘三化’并进、‘四建’支撑,高质量发展”总体思路,实现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数字经济异军突起,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发展条件持续改善,呈现出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同步跃升的良好态势。
“十四五”时期,庆阳市经济总量跨千亿、年均增量超百亿,综合实力显著跃升。2022年全市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成为全省除兰州市以外的首个千亿级市州,连续三年增量以百亿级跃升,预计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1300亿元。“十四五”时期年均生产总值增速6.3%左右,与“十三五”时期相比,2024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216元、3778元,年均增长5.6%、8.0%。
五年来,庆阳市工业增加值从327.44亿元增加到532亿元,增长62.5%,工业经济“压舱石”作用更加明显。建成了千万吨级原油生产基地,2025年产量可达1265万吨,原油产量占全国产量1/20以上;今年煤炭产量将突破1050万吨,亿吨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基地拉开架势;天然气产量年均增长31.7%,今年有望突破10亿立方米;全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加速建设,陇电入鲁工程甘肃(庆阳)段外送电量超100亿千瓦时,新能源装机总量达到800万千瓦;首批“庆阳造”信创计算机整机下线,国内首条无人机机翼及涡发模具3D打印生产线建成投运。
五年来,庆阳市数字经济产业实现了从“赶跑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角色转换。2021年国家批复把庆阳列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八大枢纽节点城市和十大数据中心集群;1.7万亩东数西算产业园区加速建设,6个数据中心建成投用,签约数字经济企业1425户,东数西算产业园区荣登全国算力园区20强榜首。
五年来,庆阳市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创新发展以种植业为基础、养殖业为牵引、食用菌为纽带,农业废弃物相互转化利用、双向闭合循环的“三元双向”循环农业。2025年一产增加值将突破140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43.4%。同时,按照“以文塑旅、以农促旅、以旅兴农、农文旅深度融合”思路,加快实施农文旅融合发展“百千万”工程,建成农文旅融合发展特色村32个,6个乡村被认定为全国文明村,带动农村面貌转变、农民收入提升。
五年来,多极而立体的交通网络使庆阳从过去的“三不管”地带成为陕甘宁毗邻地区的黄金节点。银西高铁贯穿全境,甜永高速、打庆高速建成通车,庆阳机场通达北上广深等10多个国内大中城市;以建设零碳园区为主攻方向,按照“一县一园区”“一区多园”模式统筹园区设置,9个园区全部晋升为省级开发区,形成了以“东数西算”产业园为龙头、3个市管园区为骨干、5个县管园区为支撑的“1+3+5”园区体系,园区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3%;全力打好“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6.3%,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原标题:庆阳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同步跃升)
责编:王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