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症结 破解瓶颈——现代农业和生态保护组专家深入我省基层调研侧记

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马国顺 发布时间:2025-09-29 字号:

九月的陇原大地,生机盎然、硕果累累。

9月23日至25日,“人才助力西部开发”高层次专家咨询服务活动现代农业和生态保护组专家一行,走进我省田间地头、企业车间、水利站点,开展实地调研与咨询服务,以专业视角破解发展难题,以前沿理念技术赋能产业升级,为甘肃省实现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注入强劲“智”力。

(一)

“奶牛居然也会罹患禽流感!如果不是听了专家讲解,这处隐患点肯定会被忽视。”在甘肃临夏丰源奶牛养殖有限公司调研考察时,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陈化兰院士的一番提醒,让企业负责人马鸿举获益匪浅。

此前,国外奶牛大面积感染禽流感,让众多业内人士百思不得其解,陈化兰院士通过深入了解奶牛的习性和行为习惯,敏锐地发现了奶牛之间存在着“偷奶”现象,通过验证,最终发现了奶牛在误食带有病毒的鸟类粪便、尸体后,将病毒通过口腔传染至牛乳腺的病毒传播途径。

“虽然奶牛不会感染病毒出现病症,但病毒在牛乳腺中非常容易滋生和繁衍,进而影响牛乳产量和乳质安全。”陈院士笑着对马鸿举说,“这个问题防治起来并不复杂,一方面可以给‘偷奶’的牛戴上口刺,另一方面对牛饲料加大筛查力度,通过照射紫外线等方式杀灭病毒。”

“陈院士的提醒太重要了,我要赶紧把这项实用防控技术分享到养殖户‘朋友圈’,这对于养殖产业来说,是一项提质增效的好方法。”

(二)

“牛羊菜果薯药粮种”是我省加快构建全国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先行基地的八大主导产业。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甘肃在特色优势农产品发展中方兴未艾。

江南大学教授金征宇院士和湖南省农科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杨院士,对甘肃持续做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甘肃的自然禀赋极为丰富且独特,是一处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巨大宝库!玉米、马铃薯受独特地域环境影响,淀粉质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发展淀粉级材料的最佳原材料。”单杨院士指出,淀粉级材料有着强度高、耗损小、易降解的特性,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院士的建议有前瞻性,而且指明了一条由一产带动二产、农业与工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对我们的启发良多。事实证明,在农业领域单打独斗必然缺乏发展后劲,但和其他领域融合发展,就好像打开了一扇创新、革新的窗子,让人眼前一亮。”随行的一位省农科院专家说。

“甘肃的道地中药材在国内非常有名气,应当抓住全国大健康观正在形成的契机,发展药食同源产业,抢先占领‘治未病’的‘蓝海’;再比如利用丰富的农业作物资源,顺应现代人既要吃饱、又要吃好、还要吃出健康的现实需求,开发出各类风味独特的‘陇原特色休闲食品’,在年增长达15%以上的休闲食品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省农科院副院长吕和平当即表示,希望通过院士的长期“智助”,帮助甘肃农产品延长“产品链”、扩大“朋友圈”,尤其希望帮助甘肃农业生产行业拓展视野、大胆“尝鲜”。

(三)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甘南作为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与牧业发展的协同共生是生态保护领域专家们关注的重点。

在合作市的当周草原,望着辽阔的草原和随处可见的牦牛、藏羊,专家团成员、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盼盼重点询问了草畜平衡、生态共生情况。得知当地仍存在季节性缺水,尤其缺乏生态用水指标的问题时,他建议:“一定要建立合理的水资源利用体系,尤其要重视再生水资源的利用,推广废水回收和科学再生制度,结合水资源的季节性特征,动态调整水资源的储存、转化和应对办法。”

在甘南州生态环境局,当地干部向专家咨询:“我们发现黄河上游存在季节性水质超标的问题,通过走访调查始终不能确定原因,初步判断是受雨季洪水的冲刷带起了河床底层的泥沙和动物排泄物所致,请您帮我们找找根源和治理办法。”

王盼盼说:“根据现有的情况分析,不外乎外源性和内源性两个可能,分析资料来看,当前水质变化的主因很可能是外源性的,是由于雨季降水集中,草原地表产生径流入河,同步带来了草原腐殖层和牛羊粪便的营养物质,导致了水质的下降。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开展全流域综合治理。这可不是一个小工程,我们技术团队可以随时向甘南提供技术支援。”

此次专家咨询服务活动中,现代农业和生态保护组不仅在基层一线“把脉开方”,更注重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在市州调研期间,专家们与当地企业、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建立起了结对关系,明确了技术指导、人才培养、项目合作等后续服务内容,力争把“短期问诊”延展为“长期护航”。大家均表示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专家智慧转化为发展实效,将智力支持转化为产业优势,切实推动现代农业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及时向专家反馈情况,确保咨询服务成果落地生根。

(原标题:找准症结 破解瓶颈——现代农业和生态保护组专家深入我省基层调研侧记)

责编:王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