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

来源:敦煌研究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4-29 字号:
 《历书》有云:“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告别春天,由此开始进入夏天。此时气温明显升高,雷雨增多,农作物生长旺盛。 

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这一天,小虫蝼蝈(一说为蛙)在田间的鸣叫; 

五天之后,蚯蚓从大地里探出身子掘土; 

再过五天,王瓜的藤蔓开始快速攀爬生长。 

夏日到来,行走在一片蔚然的绿色中,槐香暗度、虫声日盛,不觉振奋起来。 

220E9 

莫高窟第320窟  长河落日  盛唐

日渐长,有大把时间投入工作;夜渐短,需要小酌一杯安放心情。 

店家把餐桌从室内挪到户外,整条街道都热闹起来,空气中弥散着佳肴美酿的香味,不妨借着习习微风来一次畅畅快快的相逢。 

作为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丝路重镇,敦煌当然从不缺少醇香的美酒。 

30F6E 

莫高窟第296窟 丝路贸易  北周 

在敦煌壁画和文献里,与爱酒的古人相遇,那酒香穿越千年飘到面前,教人舍不得醒来。 

立夏酿酒 敦煌负盛名 

作为河西地区的重要商贸集镇,敦煌商业兴盛,手工业发达,酿酒业更是历史悠久。 

早在魏晋时期,敦煌酿酒业已颇负盛名。  

《魏书·胡叟传》记载:“叟少孤,每言及父母,则泪下,若孺子之号。春秋当祭之前,则先求旨酒美膳……时敦煌氾潜,家善酿酒,每节,送一壶与叟……论者以潜为君子矣。” 

敦煌盛行饮酒,所以酿酒业也相对发达,高档的是麦酒,普通的是粟酒,还有葡萄酒。 

酿酒的专业户中,分官酒户、寺院酒户以及众多的私人酒户。私人酒户一般采用传统的卧酒法,即将蒸煮后的麦、粟发酵,产生酒液,这种酒的浓度较低。 

在敦煌壁画中出现了先进的酿酒技术,榆林窟第3窟的酿酒图采用的蒸馏法,在酒锅上有一套方形套叠的蒸馏设备,从而大大提高了酒的浓度,得到较为纯净的酒,即烧酒。酿酒时,还以女性司炉。 

1E800 

榆林窟第3窟 酿酒图  西夏 

开设酒肆 饮美酒消夏 

唐宋时期敦煌地区饮酒渐成风气。

酒不仅是官府迎来送往的礼仪,也是民间社团的集会必备。到了岁时节令的庆典活动或喜庆之日,更是要畅饮庆贺。在敦煌,酒还有一项特殊社会功能,即奖惩之用。 

饮酒之风盛行,经营酒肆又比务农利润大得多,促使敦煌形成了大大小小各种私人酒店。敦煌文献记载,吐蕃时期的敦煌僧人龙藏先前务农种田生活拮据,改行经营酒店后便成了小康人家。在利益的驱动下,敦煌的酒肆比比皆是。 

敦煌壁画中的酒肆画面从盛唐到五代均有绘制—— 

露天酒肆多设在宽敞的原野,在花树环抱之中,人们坐在长形酒桌两边的条凳上开怀畅饮,同时还欣赏舞伎的表演。在南宋《都城纪胜》中,又名之为“花园酒店”,多设于城外,或利用城中原有的园馆。虽然设施简单,但因有花草树木相伴,显得颇具雅兴。 

1E8A5 

 莫高窟第146窟  露天酒肆  五代 

帐篷酒肆以简易的布幕帐篷搭成,更大众化,更接地气。百姓来此任意喝上一碗,称作“打碗”。可以随时售卖零酒,因此也叫“散酒店”。 

1EE25 

莫高窟第12窟  帐篷酒肆  晚唐 

宅子酒肆档次较高,多为仕宦阶层来此消费,往往设在一间庑殿顶、带鸱吻的宅子内,装修豪华,宅外设舞伎表演,宅内围坐的酒客群中还有乐队演奏。 

60EFD 

莫高窟第108窟  宅子酒肆  中唐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立夏之夜,坐听虫鸣,举杯邀月,别有一番抒怀的风景。 

相识也罢,不知也好,抹不去少年时的一场相逢。 

 (原标题:敦煌岁时节令 | 立夏:虫鸣绿野、美酒醇香)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