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牍:大而盛的丝路重镇
敦煌牍 敦煌市博物馆藏 汉 《敦煌文物》
敦煌设郡
建元六年(前135)的某一天,占惯大汉便宜的匈奴又来提亲了。汉武帝看看大汉攒了快七十年的家底儿,感觉是时候好好跟匈奴掰扯掰扯了。但具体怎么操作,还是得找大伙商量一下。大行令王恢主张公主不嫁了,不如痛痛快快地干一仗。御史大夫韩安国认为治住匈奴不是件容易事儿,不如继续以公主换安定。好不容易过上安生日子的大臣们普遍赞同韩安国的意见,汉武帝于是决定继续跟匈奴和亲。
没想到第二年事情发生了变化,有人出了个可操作的击匈方案。一个叫聂翁壹的商人献计用马邑城作为诱耳,谋划在那里伏击匈奴单于,这就是著名的马邑之谋。元光二年(前133)春,汉武帝跟大伙说:“咱们这么多年给单于嫁公主送财物,他一点儿不领情还照样欺负我们。现在是好好算算账的时候了!”于是,派兵三十万进驻马邑山谷,主战主和两派团结一心,王恢、韩安国都领命率军出征!
马邑 西汉雁门郡 《中国历史地图集》
可惜再好的计谋,也有算不到的地方。就在距马邑城百里的位置,贪图中华物产的匈奴单于发现,成群的牛羊还在山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单于也是有常识的,这跟以往的抢劫经验严重不符啊!
单于正觉得奇怪,攻烽燧时抓着个尉史,把马邑击匈方案和盘托出。单于觉得简直是老天派尉史来救他,赶紧率匈奴大军速速换地方抢去!虽然汉朝埋伏的三十万大军白折腾了,但马邑之谋标志着大汉终于挺直腰杆儿与匈奴开撕,再不白白受匈奴的欺负了!
霍去病像 兰州五泉山公园 2005年立
马邑之谋后大汉王朝又攒了四年的劲儿,元光六年(前129)击匈大作战正式拉开帷幕。元狩二年(前121),一路开挂的大汉军队在霍去病的带领下,春夏先后两次出陇西暴揍河西的匈奴!
匈奴人气得编了首歌唱道:“丢了祁连山,我家的马牛羊都没地儿养了;没了焉支山,我家女人的化妆品都整断货了!”单于大骂在河西管事儿的浑邪王没用,打算叫来砍了背锅。浑邪王也不是傻子,干脆率部归顺大汉,不仅保住了命还封了侯。
就在这一年,大汉王朝设置了武威、酒泉二郡,敦煌地区归酒泉郡管辖。元鼎六年(前111),分武威、酒泉两郡之地,设张掖、敦煌二郡。并在此时将长城从酒泉修筑到敦煌以西,于敦煌郡城的西面分设玉门关和阳关,扼守从西域进入河西和中原的大门,完成了“列四郡,据两关”之势。河西走廊是丝路的主干道,四郡的设置保证了东西方交通的安全,最西端的敦煌也从此成为丝路的要冲。
丝路重镇
1980年,从汉长城千秋燧采集到一枚汉简,在长7.2厘米、宽4.3厘米的木片上,用汉隶写着“敦煌”两个大字,这就是现在收藏于敦煌市博物馆的“敦煌牍”。“敦煌”两个字啥意思?东汉应劭解释说“敦,大也。煌,盛也”,说白了就是又大又繁华的地方!可这种解释,怎么看都像望文生义,所以更多的人认为“敦煌”压根儿就不是汉语词汇,而是当地少数民族给这地儿的称呼。
千秋燧 《敦煌文物》
名字看起来都这么广阔的敦煌到底有多大?西汉时敦煌郡下辖敦煌、冥安、效谷、渊泉、广至、龙勒六个县,包括今天的敦煌市、瓜州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一部分,总面积约八万平方公里。为啥要单独设郡?因为敦煌地理位置至关重要,素有丝路咽喉之称,守护好敦煌就等于守住了河西走廊的大门。
西汉敦煌郡示意图 来源网络
为了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汉王朝赶紧加强硬件建设,在这里建立了一整套军事防御体系。元鼎二年(前115)至元鼎六年(前111),修筑从令居到酒泉的长城;元封四年(前107),修筑酒泉至玉门的长城;太初三年(前102),修建居延塞;太初元年(前104)至太初四年(前101),修筑敦煌至盐泽的长城。同时,在长城沿线置烽燧亭障,形成完善的警报体系,匈奴在边境上稍有风吹草动,立刻就能发出信号通知守备防御。
敦煌汉长城遗址 《魅力敦煌》
光有硬件还不行,关键还得有人!为了巩固这一交通要冲,汉王朝一面征发大批兵士到此戍守,一面从内地向这里移民。在中原吃不饱饭的穷人、受了灾的灾民、各种罪犯及其家属,还有说错话办错事受罚的上层人士,成为了大汉西部大开发的主力军。郡、县、乡、里层层管起来,大汉王朝在河西采用一套完整、严密、高效、畅通的行政管理体制,为经营丝绸之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这么多人来了吃饭问题咋解决?当然是种粮食,当时叫作屯田。说白了就是国家组织军队和移民在国有土地上和无主荒地上种田。中原人士的迁入,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敦煌地区农业的发展。河西的屯田,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边郡粮库充足,人民可耕可战,戍边力量大大加强。
到了西汉末年,敦煌郡人口达到3.8万,以移民和戍卒为主的汉族成为主体民族,并将敦煌发展成繁荣的农业区和粮食基地。建郡后的敦煌,与酒泉、张掖、武威连成一线,不仅是大汉王朝西部的重要安全屏障,更成为维护丝路、经营西域的重要物资基地。
(原标题:敦煌宝藏|敦煌牍:大而盛的丝路重镇)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