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 “土疙瘩”变“金豆豆”

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田丽媛 苏志刚 发布时间:2025-10-21 字号:

金秋十月,庄浪的层层梯田上,一辆辆马铃薯收获机驶过土垄,振动筛轻颤间,一颗颗饱满光洁的马铃薯如“金鲤”跃出地面,铺满田埂。

这片曾经靠天吃饭的土地,如今正以崭新的姿态,书写着“土疙瘩”变“金豆豆”的生动故事。

在庄浪县新集村的千亩薯田里,村集体合作社统一调度农机,高效收获的场景成为秋收新景。“以前靠人工挖薯,费时费力;现在机械化收割,效率翻了几番!”村民们纷纷笑着说。

新集村地处关山林缘区,冷凉气候与肥沃土壤为马铃薯提供了天然的生长沃土。而真正让这里焕发新生的,是村党支部书记屈峰带领村民走出的“合作社+产业”发展路径。

“让乡亲们相信种土豆能致富,可不是简单事。”屈峰回忆道,“最初入户动员,响应者寥寥。”他索性在自家地里示范种植一二级种薯,亩产收益突破千元。

实实在在的成果点燃了村民的热情,大家纷纷加入合作社,抱团发展。如今,新集村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100亩,年产种薯2200吨,村集体收入突破30万元,五年增长十倍。

产业兴旺吸引了外出务工的村民返乡创业。王小龙夫妇流转90亩土地种植种薯,去年收入超过十万元。“屈书记是个‘泥腿子’干部,没有她带着干,就没有我们的今天!”王小龙感慨道。

小土豆如何长成大产业?近年来,庄浪县通过“党组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

庄浪县内36万亩马铃薯基地与陇源薯业等企业签订订单协议,保障农户收益。同时,宏达淀粉、鑫喜淀粉等龙头企业深耕加工领域,将马铃薯转化为淀粉、粉条、薯片等高附加值产品。

“庄薯3号黏度高、淀粉品质好,深受大型食品企业青睐,我们的淀粉供不应求。”宏达淀粉公司总经理朱建勋自豪地说。

昔日的“救命薯”如今已成为麻辣烫、暖锅中的“明星食材”,庄浪粉条更成为撬动梯田财富的金钥匙。

金秋时节,庄浪人以梯田为纸、奋斗为笔,正将一颗颗朴实无华的马铃薯,绘成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丰收画卷。

(原标题:庄浪 “土疙瘩”变“金豆豆”)

责编:王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