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文旅厅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甘肃一带一路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8-18 字号:

近年来,甘肃省文旅系统认真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锚定高水平文旅强省目标,坚持融合发展、创新驱动、提质增效,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近日,甘肃省文旅厅有关负责人就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如何注重价值引导,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答:深度挖掘甘肃特有文化元素符号、艺术形式、载体场馆等,融入旅游景区、场景和线路,激发文脉传承的时代价值。一是加强政策引领。先后召开文旅发展大会、旅游发展推进大会,出台文化甘肃、文化强省、文旅融合等意见,颁布施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红色资源保护和陇剧保护传承等条例,印发打造全国重要的文化传承创新地和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优秀旅游目的地、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黄河文化旅游带甘肃段等政策文件,统筹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化事业、文旅产业一体发展。二是提升文化内涵。实施“景区焕新”工程,以文润景提升旅游的内涵与活力。加快敦煌研究院典范、高地建设,建好三大国家文化公园,完成莫高窟保护利用、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等重大工程1800余项,12个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建成投用,让甘肃“好风景”与“好故事”相得益彰。三是强化旅游功能。打造旅游休闲功能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达到270家,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3家,新增博物馆9家、晋级50家,建成甘肃简牍博物馆,培育旅游演艺项目35个,促进了文化传播变现。

问:在项目驱动,多产互融、多元供给方面有哪些做法?

答:针对日益个性化、分众化、专业化的市场需求,丰富“文旅+”“+文旅”业态产品,夯实可持续发展驱动轮。一是项目牵引发展。2024年以来,实施文旅项目1676个、完成投资330.04亿元,签约招商项目557个、金额878.5亿元,乐动敦煌、天水白鹿仓、悬泉置遗址综合体等一批项目建成运营。二是壮大市场主体。新增文旅规上企业200多家,培育文旅康养骨干企业190家、文创及非遗企业409家、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1个、示范基地8家,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3家,国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1家,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8家。三是催生多元产品。发展研学、康养、户外、演艺等新业态,打造风起大汉、白马盛典、舞马丹霞等数智化、场景化新产品,2024年演艺收入达到3.26亿元。推出“绿马”等文创409种、8大类1752种系列产品、年销售额3.5亿元。

问:在加力拓展空间,塑形铸魂、打造品牌。精心培育既有“形”又有“魂”的知名文旅融合品牌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 一是打造文化交流品牌。擦亮“八个一”文化品牌,办好公祭伏羲大典和敦煌文博会。2025年伏羲大典期间共签约文旅项目29个、金额41.2亿元。第七届文博会期间共签约项目74个、签约及授信金额达271.48亿元。推动《四库全书》创意活化、《读者》拓展业态、《丝路花雨》巡演商演,放大品牌效应。“跟着艺术游甘肃”主题活动被文化和旅游部作为典型案例通报表扬。二是打造旅游产品品牌。新获批世界地质公园1家、世界最佳旅游乡村1个,新创建5A级旅游景区2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旅游休闲街区4家,国家滑雪旅游度假基地1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4家。今年上半年,省博物馆艺术生活馆、水墨丹霞旅游景区、武威河西都会等3个旅游点成功入选全国消费新场景典型案例。三是打造市场营销品牌。成功举办“诗意甘肃”诗会、“跟着艺术游甘肃”等品牌活动,常年策划举办系列宣传推广活动,甘肃荣获“长城奖—文旅好品牌”全国唯一金奖,“云赏敦煌”等外宣平台覆盖78个国家、2300万访客,甘肃新媒体国内国际传播力在全国始终排在第一方阵。“智瞰甘肃AI文旅大模型”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2024年全国智慧旅游“优秀解决方案”。

责编:王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