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激发民营经济生机活力

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王荟 发布时间:2025-07-22 字号:

民营经济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要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坚定不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进一步打破市场准入的隐形门槛。进一步开展妨碍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市场准入壁垒排查清理专项整治,及时废除歧视性排挤性政策,保障民营企业“一视同仁”享受政策支持。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推动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出台鼓励民间投资进入重点领域的细分行业指引或指南。

进一步紧抓国家战略机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抓住国家战略机遇,围绕国有产业空间布局,推动民营经济延链、补链。支持一些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加快成长为集团型、公司型的“旗舰企业”,形成示范效应,提振民营经济信心。把产业园区作为工业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园区内国有链主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鼓励引导其围绕上下游产业配套发展,带动地方民营企业发展。通过“空间上集群、产业上补链”促进我省民营企业协调发展。

进一步引导各类优质生产要素向民营经济集聚。在金融支持上,引导金融机构建立“主体信用+交易信用”双维评估体系,降低金融机构对传统抵押物的依赖,创新各种质押性贷款,将民营企业的纳税信用、纳税贡献转化为有价值的融资成本。在土地和能源支持上,各项优惠政策适当向民营企业倾斜。在人才支持上,建立“共享人才”等柔性的人才流动和引进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建设“人才飞地”,实现人才引进与项目对接、与产业互动,做到事业留人、产业留人,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进一步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和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建立并发挥民营企业发展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的政策引导作用,完善科技信贷服务和风险投资风险分担机制和退出机制,让资金敢于流向民营企业,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创新。建立民营企业“科研飞地”模式,主动引导其对接外地科研机构,与东部发达地区共建新技术、新产品创新研发中心。创新民营企业对外创新合作模式,构建形成从产品确定研发、从企业确定创新、从产业链确定创新链的科技供给倒逼机制。在我省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等优势、传统产业开展高端化、智能化改造的进程中,支持并加强上下游民营企业同步开展产业协同和技术攻关,促进民营企业数字化升级换代。

进一步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各级政府要坚持一视同仁,创建更加公正有效的机制,创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积极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实行惠企政策“点对点”精准推送,实现由“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转变。建立政商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主动服务、帮助民营企业,将“店小二”“保姆”式服务落到实处。引入第三方营商环境评估机制,对各地的营商环境进行定期客观评估、奖优罚劣,强化监督问责。

(原标题:持续激发民营经济生机活力)

责编:王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