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甘肃新篇章

来源:甘肃省经济研究院 作者:曹震寰 发布时间:2025-05-26 字号: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成为共同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甘肃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省份,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甘肃积极响应国家倡议,全力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

一、甘肃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优势与机遇

(一)区位优势

1.地理位置优越

甘肃地处中国西北内陆,位于黄河上游,东接陕西,南控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扼内蒙古、宁夏,是连接东亚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重要通道。古代丝绸之路贯穿全省,如今仍然是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带一路”交通网络中发挥着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关键作用。

2.交通枢纽地位逐步凸显

随着兰新高铁、宝兰高铁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成通车,甘肃已成为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同时,公路、航空运输网络也不断完善,兰州中川国际机场航线日益增多,与国内外主要城市实现了便捷联通。综合交通优势为甘肃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人员交流和产业合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资源优势

1.能源资源丰富

甘肃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以及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敦煌太阳能光伏发电基地等项目的实施,使甘肃在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充足的能源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与沿线国家开展能源合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2.特色农业资源多样

甘肃地域广阔,气候类型多样,孕育了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定西马铃薯、兰州百合、庆阳苹果、天水花牛苹果等特色农产品闻名遐迩。近年来,甘肃积极推动特色农产品“走出去”,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拓展国际市场,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了农民增收。

3.文化旅游资源独特

甘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张掖七彩丹霞等众多世界级文化旅游景点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为甘肃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强文化交流合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政策机遇

1.国家战略支持

国家高度重视甘肃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作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如《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等,明确提出要加强甘肃与中亚、西亚等地区的经济合作,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国家政策的支持为甘肃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政策保障。

2.地方政策配套

甘肃省委省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倡议,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如《甘肃省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实施方案》等,从交通、能源、贸易、产业、文化等多个领域明确了发展目标和任务,为全省上下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行动指南。

二、甘肃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成效

(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断加强

1.交通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

铁路方面,积极推进兰张三四线、中兰客专等铁路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全省铁路网布局。同时,加强与周边省份铁路通道建设,提升甘肃在全国铁路网中的地位。

公路方面,加快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干线公路建设改造,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持续增加,公路运输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航空方面,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稳步推进,将进一步提升机场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积极推动省内支线机场建设,加密航线航班,加强与国内外主要城市的航空联系。

2.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

加快特高压输电通道建设,将甘肃丰富的新能源输送到中东部地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酒泉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等项目的建成投运,为甘肃新能源产业发展开辟了广阔市场空间。

加强省内油气管网建设,完善油气输送网络。推进兰州 - 成都 - 重庆成品油管道、中贵天然气管道等项目建设,提高油气供应保障能力。

(二)经贸合作持续深化

1.贸易规模稳步扩大

甘肃积极拓展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贸易规模逐年增长。通过举办中国(甘肃)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大型展会平台,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交流合作,推动特色农产品、装备制造、文化产品等出口,进口能源资源、先进技术设备等,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2.投资合作成效显著

加大对外投资合作力度,鼓励省内企业“走出去”,在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能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合作等领域的投资合作。同时,积极吸引沿线国家和地区企业来甘投资,一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实施,为全省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3.开放平台建设不断完善

兰州新区作为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是甘肃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平台。新区积极打造综合保税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开放平台,加强与国内外产业园区的合作共建,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加快建设各类口岸平台,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兰州铁路口岸、天水公路口岸等功能不断完善,开通了多条国际货运班列,实现了与中亚、欧洲等地区的货物直达运输,为甘肃拓展国际贸易通道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人文交流日益活跃

1.文化交流精彩纷呈

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如敦煌文化国际联络委员会年会、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等,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通过文化展览、文艺演出、学术研讨等形式,展示甘肃文化魅力,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融合。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合作,与沿线国家共同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修复项目,推动敦煌学等学术研究交流,让古老的丝绸之路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2.教育合作不断拓展

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与沿线国家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互派留学生、教师交流访问,共同开展科研合作项目。鼓励省内高校开设与“一带一路”相关的专业课程,培养适应国际合作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职教出海培黎工坊活动,加强职业教育合作,建设一批职业教育对外合作交流项目,为沿线国家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提升甘肃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3.旅游合作蓬勃发展

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合作,联合打造丝绸之路国际旅游精品线路。通过举办旅游推介会、开展旅游宣传促销等活动,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来甘旅游,同时推动甘肃游客“走出去”,领略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风土人情。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提升,改善旅游环境,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促进甘肃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一)交通物流成本较高

甘肃地处内陆,距离沿海港口较远,物流运输环节多、时间长、成本高。公路运输收费标准较高,铁路运输运力相对紧张,航空运输价格偏贵,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甘肃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和产业合作。

(二)产业竞争力有待提升

甘肃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传统产业占比较大,新兴产业发展不足,产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有待提高。在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合作中,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项目和产品,难以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

(三)人才短缺问题突出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甘肃人才总量相对不足,特别是熟悉国际贸易、金融、法律、外语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短缺,人才培养体系和引进机制还不够完善,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需要。

(四)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尚不完善

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甘肃与周边省份及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还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平台和合作机制,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存在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问题,影响了区域合作的整体效益。

四、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甘肃篇章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交通物流体系

1.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铁路、公路、航空运输网络,提高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兰张三四线、中兰客专等铁路项目建设,加密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干线公路网络,提升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2.降低物流成本,加强与沿海港口合作,建立便捷高效的海铁联运、公铁联运通道,提高货物运输效率。推进物流园区、货运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物流资源,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推广应用智能化物流技术和设备,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二)提升产业竞争力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文化旅游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加强科技创新,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转化,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产品附加值。

3.加强品牌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甘肃品牌。支持企业开展品牌培育和推广活动,提高甘肃产品和服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质量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树立甘肃良好的品牌形象。

(三)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1.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加强与“一带一路”相关的专业学科建设。在高校和职业院校中开设国际贸易、金融、法律、外语、工程技术等专业课程,培养适应对外开放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2.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甘工作创业。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才交流合作,建立人才共享机制,吸引高端人才为甘肃发展服务。加强人才服务保障,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四)完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

1.加强与周边省份及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加强信息交流共享,共同研究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和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2.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加强产业对接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共同打造产业园区,加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提高产业集聚效应和区域整体竞争力。

3.加强资源开发利用合作,在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等领域开展联合勘探开发,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共建“一带一路”是一项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的倡议。甘肃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省份,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如今,乘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东风,甘肃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投资创业的环境越来越好,我们正在聚力打造东中部产业向西转移重要承接地和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通道。甘肃将守正创新、乘势而上,不断拓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实现更大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甘肃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谱写更加绚丽的甘肃新篇章。

(原标题: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甘肃新篇章)

责编:王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