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0个频道未选择 恢复默认设置
6月15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在上海成功举办“风起丝路·情结浦江”甘肃丝绸之路旅游推介会。甘肃省文旅厅党组书记、厅长何效祖,上海市杨浦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卜健和上海市甘肃商会会长范臻出席会议并致辞。
6月14日至15日,一场跨越一千六百多公里的文艺盛会在黄浦江畔热烈展开,由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西北民族大学联合主办的“跟着艺术游甘肃”之“风起丝路·情结浦江”甘肃非遗文艺走进上海系列活动,以艺术为媒、非遗为桥,探索并实践出东西部文旅协作的沪甘“飞地模式”,成功实践甘肃文旅资源的创新传播。
记者从近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我省将进一步提升河西走廊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着力打造河西走廊民族民俗非遗保护传承展示样板,持续推动河西走廊非遗保护与活态传承繁荣发展,为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建设贡献力量。
2025(乙巳)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将于6月21日在天水市隆重举行。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天水市持续深挖伏羲文化内涵,加快推动伏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6月10日至11日,由甘肃省气象局牵头,山西省气象局、河南省气象局共同发起建立的文物保护气象服务联盟在敦煌成立,标志着我省在探索气象服务文物保护新路径、提升文物保护气象服务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方面迈出新的步伐。
记者今日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将立足分布在河西走廊的石窟寺、长城、古城址、古建筑等代表性文化遗产资源禀赋,深入实施文化遗产线路价值解读、石窟艺术长廊建设、长城边塞廊道建设、古城古镇连片保护、红色文化传承弘扬、河西走廊博物馆集群建设“六大工程”,着力打造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样板。
“镍都之光”系列展演日前在金昌市金川国家矿山公园广场盛大启幕。“龙首魂”主碑与跃动的数字代码光影交织,展现了工业文化与科技交融的魅力,也照亮了金昌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
当第一缕晨曦穿过炳灵寺石窟的飞天长袖,八坊十三巷的老茶肆已飘出盖碗茶的醇香,齐家文化博物馆的玉琮在展柜中流转着四千年前的光泽……临夏,这座丝绸之路上的多元文化交汇之地,正以“花儿临夏·在河之州”的崭新姿态,演绎着传统与现代共鸣的文旅协奏曲。
层峦叠翠的青山,碧波荡漾的水面;风景如画的乡村,各具特色的城镇……穿行于“陇上江南”,处处引人入胜,游客如潮汹涌。陇南文旅产业已经多点开花,全域生机盎然。
5月26日至31日,由中国驻悉尼旅游办事处组织的澳洲旅行商考察团一行9人来甘肃开展考察参访活动,旨在促进甘肃与澳大利亚在文化旅游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双方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发展空间。
开放服务
视频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