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遗产研究基地”挂牌仪式在兰州大学举办
4月27日上午,由省文旅厅、兰州大学主办的“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挂牌仪式在兰州大学榆中校区举办。挂牌仪式后,就“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在兰州大学挂牌成立的背景及该基地以后的研究方向,以及基地成立对甘肃非遗文化的影响等问题,甘肃省文旅厅和兰州大学的有关领导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问:成立“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的意义何在?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包括甘肃在内的全国各地调研时,多次考察非遗项目,与非遗传承人亲切交流,就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统筹整合资源,加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研究力量,建设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文化工程中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问题等,建立多学科研究平台。”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兰州大学挂牌成立“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非遗保护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国两会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具体举措。
问:成立“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对甘肃省非遗保护工作有何意义?
答:兰州大学将依托多学科、综合型研究力量,发挥好非遗研究基地作用,坚持守正创新,加强非遗理论研究,引导广大师生关注热爱甘肃非遗,踊跃参与甘肃非遗系统性保护相关工作。同时,支持相关院系、高校师生、非遗传承人开展非遗教学、参与非遗传承实践活动,把老祖宗遗存下来的技艺和智慧传承好、发展好,为全省非遗保护工作赋能助力,为甘肃文旅事业发展、甘肃文旅强省建设贡献高校力量,让非遗系统性保护成果更好造福陇原人民。
兰州大学将以此次授牌仪式为新起点,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充分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扎实推进研究基地建设,为甘肃及西部地区非遗保护传承、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贡献兰大力量。
责编:王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