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濒危品种“岷县黑裘皮羊”胚胎移植成功
近日,从岷县黑裘皮羊保种场传来好消息,被列入国家濒危品种的“岷县黑裘皮羊”首次胚胎移植在岷县喜获成功。
黑裘皮羊保种场羊舍里,羊妈妈正在哺育刚出生不久的黑裘皮羊宝宝,十几只“小黑”宝宝已经可以站立行走,“咩咩”叫声此起彼伏。“从去年11月初做完移植手术到现在,经过了五个月的怀孕期。从这几天受体羊(白色胡羊)的生产情况来看,前期的组织工作和具体的移植工作都很成功。”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绵羊种质资源创新团队负责人郎侠说。
本次胚胎移植中,技术人员选取5只岷县黑裘皮羊一级种公羊和20只岷县黑裘皮羊一级母羊作为供体,通过超数排卵、腹腔镜子宫角输精等先进技术,成功获取纯种胚胎130余枚,冷冻保存80余枚胚胎,剩余50余枚胚胎成功移植到受体母羊体内。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绵羊种质资源创新团队成员、岷县畜牧技术推广站站长张广介绍,目前,首批受体母羊妊娠率达76%,预计年内可诞生纯种黑仔羔羊30余只,较每只母羊年均自然繁殖产羔量提升2至4倍以上,且能最大限度保留优良基因。
岷县黑裘皮羊是国内唯一,甘肃特色、岷县特产的地方裘皮绵羊品种。从2006年开始,岷县畜牧中心联合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项目技术团队,历经数次试验攻关,成功攻克扩群保种核心技术,成为岷县畜牧产业与现代科技融合的一次成功范例。
“扩群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从保种到群体扩大后的产业化开发和应用,让种质资源为岷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良好品种资源基础,为县域经济发展发挥特色资源价值。”郎侠说,随着胚胎移植的成功,岷县将依托保种场和养殖大户,逐步建立“科研单位+合作社+农户”的联合育种机制,加快黑裘皮肉羊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
“未来3年,全县黑裘皮羊存栏量有望突破3万只,同时带动裘皮加工、生态旅游等产业链发展。此外,该技术还可推广至其他濒危畜种,为高寒地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示范。”岷县畜牧中心副主任唐文辉说。
(原标题:国家濒危品种“岷县黑裘皮羊”胚胎移植成功)
责编:王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