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就“四好农村路”助力农民奔向现代化 甘肃省交通厅有关负责人就甘肃省“四好农村路”建设情况记者问答
公路通,百业兴。十年来,甘肃全省上下一心,共同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所有乡镇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100%通了硬化路,自然村组通硬化路率达到91.22%,基本建成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村组为网点的农村交通网络。
一条条产业路、旅游路、生态路依山而建;一道道村组路、搬迁路、致富路傍水绵延。不断延伸的“四好农村路”将农民、农业、农村紧密连接,成为陇原大地广大农村群众奔向现代化的幸福路。
“甘肃‘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如何让86个县市区1228个乡镇15941个建制村88215个自然村(组)共享发展成果?”就此问题,甘肃省交通厅有关负责人话带了记者的提问。
问:我省为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出台了哪些政策?
答:十年来,甘肃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实施交通扶贫行动的意见》《甘肃省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多项政策,并召开9次现场会全力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市县两级党委政府“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体化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有效保障了脱贫攻坚目标顺利完成、乡村振兴接续推进。
问:截至目前,甘肃在“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中投资情况如何?项目完成情况如何?
答: 十年来,围绕“四好农村路”建设,甘肃上下勠力同心,把改善农村地区交通运输条件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
从2021年开始,省委省政府连续三年,每年将1万公里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列为10件民生实事之一,先后出台《甘肃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设管理办法》《甘肃省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等多项制度办法,率先在全国出台《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技术标准》;累计投资939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7.7万公里、建成自然村组路6.2万公里,改造危桥875座,实施安防工程9.8万公里。
问:“四好农村路”建成后,养护和运营情况如何?
答:“建好”是基础,“管好”“养好”“运营好”是目标。
十年来,以“路长制”实现“路长治”。全省建成省市县乡村五级“路长制”管理体系,形成“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的管养格局,县乡村三级路长人数达1.85万名,护路员公益性岗位稳定在3.4万人;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群众性等多元化养护模式,因地制宜提升农村公路绿色、低碳、集约发展水平,全省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优良路率60.5%。34个县市区建成农村公路综合信息化管理平台,农村公路自动化检测比例达到63%。
责编:王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