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南梁精神”进校园 馆校合作启新篇

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 作者: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3-12-01 字号:

近年来,庆阳市南梁革命纪念馆依托南梁丰厚富集的红色文化资源,科学精准定位,以“一馆主展、 一院主教、 一心主研”的思政教学融合模式,优化“南梁精神”进校园思政课品牌,将南梁精神传承与青少年思政课有机融合,将南梁专业宣讲人员与志愿服务人员紧密配合,为活化利用革命文物、推进实施思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路径,为探索馆校合作开启了新模式。“南梁精神”进校园——南梁革命纪念馆服务青少年思政教育实践活动入围第四届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宣传推介活动。

 聚焦“主阵地”,打造特色“精品课”

整合南梁红色资源,突出“南梁精神进校园”主题,精心打造有内涵、有深度、可体验、可感悟的特色教育课程。开发了《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等50余堂特色专题课程,搭配了“运军粮”“抬担架”“投豆选举”“重走红军小道”等体验教学,以及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学地方民歌、品南梁说唱等激情式教学;与省内外120多所大中小学校实现了馆校共建,成为其社会教育实践基地,与兰州大学联合建立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共同研究红色文化,联合当地红色学校——列宁小学,编写了《红星照耀陕甘——南梁革命斗争史读本》《长使丹心贯日月——红色诗词经典读本》《千秋星火耀童心——红色童谣读本》等囊括故事、诗词、音乐在内的红色校本教材,并将其运用到课程和教学改革之中,让南梁精神渗透到学生成长教育的全过程。

立足“管长远”,建强宣传“服务队”  

突出专业化培育,建强讲解宣传队伍,通过开设讲解培训班、举办红色故事演讲赛等形式,教育引导红色讲解员们苦练基本功,不断提高专业素养,着力培育一批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好、讲解技能强、工作作风硬的红色讲解员队伍。突出特色化引入,建强志愿服务队伍。坚持定期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主动对接省内学校来南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设置志愿接待员、讲解员、授课员等志愿服务岗位,建强“南梁精神”志愿服务队,使更多的青年学子实现了由“听故事”向“说故事”的角色转换。

着眼“吸引力”,提供优质“思政课”  

坚持把展览“送出去”,开展丰富多彩的“南梁精神”进校园巡回展览及社教活动。近年来,已走进省内外48所高校,80所中小学,吸引近60万名师生聆听学习,反响积极热烈。紧盯线上多媒体传播方式,利用直播、微课堂、微视频等方式,编发南梁革命根据地历史图文信息开展思政课,并推出VR360°视频、“腾讯博物官”等线上云展览服务新体验,为线上参观学习提供新路径,使红色文化学习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先后为兰州大学、兰州文理学院等省内高校开展线上直播讲解12次,制作党史微视频1000余条,VR全景线上展览参观人数15万余人次。以传承弘扬南梁精神开展的“清明祭英烈——红色文化进校园”“学党史·铭初心——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喜迎国庆——爱国教育进校园”等活动,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优质的思政课程。

“南梁精神”进校园活动开展以来受到了各级媒体平台的争相报道,甘肃省电视台、庆阳市电视台作了专题报道,央视媒体平台也进行了相关报道。在取得满意效果的同时,吸引了甘肃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文理学院、河西学院等120多所高校与南梁纪念馆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签订基地共建合作协议,切实拉近了纪念馆与学校师生间的距离,有力推动了馆校合作的纵深发展。

(原标题:庆阳:“南梁精神”进校园 馆校合作启新篇)

责编:王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