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多举措提升农膜残留污染防治水平

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海晓宁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4-21 字号:

记者从近日在武威市民勤县举办的全国地膜科学使用回收技术培训班上获悉,我省强化源头防控,综合发力,推进依法监管治理,有效提升了全省农膜残留污染防治水平。

自2011年起,我省建立起覆盖主要用膜区的农膜回收网点和回收利用龙头企业,形成“新膜增产增收、旧膜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农业绿色发展”的工作格局。2022年,我省实施中央财政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通过政策宣传和技术指导等举措实现地膜生产、销售、使用和回收全过程有效管理,累计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3600万亩,降低了废旧地膜回收难度。

为完善回收利用体系,我省利用省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补助资金,创新建立地膜“以旧换新”“以奖代补”模式。多年来,在广河、临泽、合水等县试点推广地膜生产者责任延伸机制,由本地地膜生产企业负责回收当地的废旧地膜;在甘谷县,按1∶5的兑换比例开展地膜“以旧换新”;在山丹、民乐等县探索地膜回收保证金制度,承包方在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时,每亩地预付50元至100元的地膜回收保证金……多项举措有效解决了农膜生产者、使用者回收废旧农膜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

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废旧农膜加工企业133个、回收网点1671个,实现主要覆膜乡镇网点全覆盖。2024年,全省农膜用量24.67万吨,回收废旧农膜21.15万吨,回收率达85.7%。

(原标题:我省多举措提升农膜残留污染防治水平)

责编:王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