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之路”助力酒泉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夏岩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4-28 字号:

今年初,国家发布的《关于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全国建设100个左右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推动户外运动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素有“中国(西部)户外运动之都”之称的酒泉市,独特的戈壁风光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户外运动在这里兴起,离不开一支先行力量——“玄奘之路”。2005年,“玄奘之路”便已扎根这片土地,以20年的持续投入和深度耕耘,为酒泉特别是瓜州成为备受瞩目的户外运动目的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拓荒筑基 构建戈壁活动基石

20年前的瓜州,户外运动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

“我们不仅仅是办一场赛事,更是希望为这片土地留下些什么。”这是“玄奘之路”创始人、行知探索董事长曲向东经常提到的一句话。

从最初的线路勘探、标记,到营地的选址与建设,行知探索累计投入超过10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这不仅是为赛事服务,更是为所有后来者开辟了进入戈壁开展户外活动的基础通道和停驻点。2015年起,行知探索累计在营地建设、通信保障、路网设施、安全救援系统建设等方面投入超5000万元,将荒芜的戈壁逐步改造成为能够承载大型赛事活动的户外运动空间,打造出酒泉市规划建设的户外运动及文化廊道核心区——玄奘之路路网及营地系统的基石。

科技赋能 破解戈壁“通信孤岛”

在广袤的戈壁,通信信号覆盖曾是最大的难题之一,这直接关系到户外活动的基本安全。“安全是户外运动的生命线,尤其是在戈壁这样的特殊环境。”从一开始,行知探索就将科技应用和安全保障放在首位。

早在2012年,“玄奘之路”赛事就率先在国内实现了定位追踪,成为了全球最早基于北斗卫星进行精准定位的赛事,并持续应用高通量通信卫星、遥感卫星等高新科技手段,为赛事提供安全和通信保障。

为了彻底改善通信条件,从2018年起,行知探索积极与当地相关部门沟通协作,共同投入资金1600余万元,先后将光纤引入主要营地,架设无线电中继,并最终在2023年推动建成了赛事线路沿线的6座移动通信基站。如今,戈壁深处的“信息孤岛”正在被逐步打通。这不仅提升了“玄奘之路”自身的赛事保障能力,更为所有进入该区域的户外爱好者、科考团队乃至当地农牧民提供了可靠的通信服务。

着眼长远 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户外运动目的地的建设,绝非简单的体育竞技场地打造。“玄奘之路”的20年,始终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我们对这片土地怀有深深的敬畏。”这不仅是一句口号。针对“玄奘之路”沿线的锁阳城遗址、白墩子烽燧等历史文化遗迹,行知探索投入大量资金开展保护工作:2014年出资50万元委托兰州大学编制完成《“玄奘之路”保护与利用规划》;2015年出资190万元委托中国建筑设计院编制《锁阳城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和利用规划》,并投资100万元用于文物保护、围栏架设等工作。

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行知探索持续予以关注,投入了大量的努力。从第一届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开始,就将“严格遵守环保规定,保护戈壁脆弱的生态环境,从垃圾分类、节约资源到保护遗址植被”写入赛章。2015年,出资40万元委托专业机构编制环境影响报告,并获得环保部门评审通过。这是对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活动进行科学评估与管理的早期探索。2019年,行知探索再次协同政府部门编制活动总体方案并向当地林草局报备,确保活动在生态可承载范围内进行。除了依法依规完成环境影响评估外,20年来,为最大限度减少户外活动对环境的干扰,行知探索在垃圾分类与清运、环保设施建设、扎营地选择、活动后路线清理恢复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累计投入资金达数百万元。

这不仅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更重要的是,探索出了一条开展负责任、可持续户外活动的路子,为推动自然保护地合理开放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行知探索与“玄奘之路”系统构建起一个集户外线路、营地服务、通信保障、安全救援、文化体验、环境保护于一体的戈壁户外运动生态,将“戈壁徒步”从一个概念变成可落地、可体验的成熟产品,为酒泉市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注入强劲动力。

(原标题:“玄奘之路”助力酒泉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责编:王淑娟